【泪】听见想听的,是一大快乐

还记得30年前, 我们哥妹俩还小的时候,爸爸总是开着车,载我们一家人去有事没事都去兜兜风,吹吹冷气。在那小小的wira里头,却装满了满满的快乐。
30 年过去了, 我们都长大了,也成为子女们爸,才知道这一切都不容易,原来每一根白发都是为了在外拼搏,岁月留下的痕迹。。。

虽说我们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家庭,也在外忙着拼搏,爸爸也是一概如常的开着车载着他心爱的人,去外面走走兜兜风。
妈说: 虽然你爸总不承认,但我就知道你爸,一直在回忆重播,怀念载着你们那快乐的时光。
“每当妈在说,心里都不禁酸酸得, 很想回去,每一次都回不了, 不是工作在忙,就是忙着孩子们。

直到最近, 妈告诉我说,你爸最近警觉性大不如前,也有一点懵懵的,有时跟他讲,他又好想有听到还是没这样, 还是要出去,让我劝劝老爸。
当我听到着,也把手上的一切都放下,直奔回家去,因为我知道, 这是多么的危险的一件事。
也因为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,听力障碍可是引起老人痴呆症的的2倍风险,我就立马带着老爸去做了听力的检验。

跟以前比较,听力检验已经没这样麻烦了。
Thanks God, 我带着老爸去到附近的药局, 通过15 到20 分钟的听力测试,就知道老爸原来听力真的出现了中度的听力障碍!
药师说虽说听力障碍不能的被根治,尤其是听力工能的老化,但可以通过助听器帮助他改善他的生活上与人沟通,让他可以保持与人联系,让他的认知能力能够持续的运行。
当我听到着,我也不加思索的为老爸当场购买了助听器。
因药师告诉说,如今的助听器已经是通过简单的程序,就可自己调解自己合适的音频,甚至可以通过程序与专业的听力学家质询与配备助听器。
想到我们不能常回家,以及爸可以在出门前就可穿上合适的助听器,这肯定是最合适的选择。

现在,妈告诉我说,爸爸现在如常的带着我去走走,也不会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。
我对妈说: “只要你们快乐就好了”
很多时候,我们不能让时间倒退,但也让我们能够更珍惜我们不多的时光。

失聪、耳聋、耳背,你了解多少?
时常会听见看见甚至身边人有的状况,但有曾被重视吗?
正常听力者双耳听阈为20分贝或更好,听力没有这么好的人就是有听力丧失。
听力损失程度从轻度到中度、重度或极重度不等。
它可以影响一只耳朵,也可能影响双耳,导致对话或听大的声音有困难。

你知道吗…?
全世界人口的5%以上,即4.3亿人,需要康复治疗,以解决他们的残疾性听力损失(4.32亿成人,3400万儿童)。
据估计,到2050年,将有超过7亿人,即十分之一人口,发生残疾性听力损失。
在马来西亚,每12个人就会有一个有听力问题、每3位老年人就有一位听力损伤。

听力丧失可能由遗传、出生时的并发症、某些传染病、慢性耳感染、暴露于大的声响、使用耳毒性药物和衰老引起。
其中最常见的群组正是老人家,甚至可能屏幕面前的你的父母也正在面对的问题。

人老就会耳聋耳背?老年人耳聋很正常,说话大声一点就好?
真的是这样的吗?
不!
耳鼻喉专家表示:这些都是门诊常见误区!
老年性耳聋隐藏风险多,且听力损伤不可逆,大众应该早诊早治早预防。

认真看待这问题,观察父母是不是有这类情况:
- 打电话时常听不清楚
- 当两个人或更多人同时说话时,感觉要听清他们的话有点困难
- 把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大
- 为了听清别人的话,需要把头凑近点使劲去听
- 经常要求别人重复一遍所说的话,整个对话一直“哈?”
- 觉得很多人说话都像在喃喃自语
- 经常错误理解别人说的话,并因此作出了不适当的反应,如同鸡同鸭讲

该注意了,研究显示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也大大增加。
有老年性耳聋的老年人,容易出现听力损失,语言理解能力下降,情感交流和社会交流能力下降,导致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。

久之则变得多疑、猜忌和自卑,甚至出现焦虑、抑郁等心理精神问题以及社会隔离现象,从而加大了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病的风险。
老年痴呆症在伴有轻、中、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中的发病率,分别是听力正常老年人的2 倍、3倍和5倍。

同时,老年性耳聋会令老人增加意外风险。
因为他们会对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警告声(如通常为高频的交通工具鸣笛、火警、周围人的提醒声等)的感知能力下降,对声音的定位能力下降,对危险警告信号的方位判断出现问题。
听力出现问题看似普遍,但绝对不容轻视。

最近看到一篇文章。
在中国古城有一位独眼老人怀里抱着一把破旧的二胡,向着穿梭的人流动情地自弹自唱,老人只有一只眼,弹奏的曲子委婉动听,抑扬顿挫,可是老人自唱的歌声却明显着五音不全。
一位年轻人停下脚步跟独眼老人对话,可是老人家没有回话,只是笑笑带过。
年轻人再重复刚刚的问题,这次提高声量。
老人家停下弹唱,告诉年轻人他是耳聋的,完全听不见他说的话。

但他没有放弃对世界的希望和热爱,他努力每天按时滴眼药水,终于有天他的一只眼睛重见光明。
他相信奇迹会再一次发生,让自己回到有声音的世界。
读了一篇很励志的文章,反复想想自己能不能像那位老人家这么充满希望。
同时,也觉得讽刺。
现今科技发达,能帮助失聪人士的设备很多,可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他们宁愿听不见都不愿接受治疗,借用助听器重新听见声音?
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,也只有20%人愿意佩戴助听器。

原因?
首选原因就是价格。
对,助听器的确很贵,不是每个人应付得到。
然后,操作复杂,尤其在调节音量的部分,调得不正确会使佩戴的人很不舒服。
反复想想,难道来到了2021年,还是没有助听器能让大多失聪人士重新回到有声的世界?
有啊!
我们有Mimitakara助听器。


它采用日本科技,即先进也品质保证。
这么高科技的助听器,价格一定很高?
他们家的助听器是比市场上的便宜50%,没错,就是便宜一半!

价格更优惠,但是功能更多。
其中一个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进行调整,打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助听器。
每个人的听力都不一样,所以佩戴的助听器也需要不一样的调整,才会戴得舒服,听的清晰。

Mimitakara容许你打造客制化的声音,把不喜欢的声音去掉,只留自己想听见的声音。
只需要扫描手册上的QR码,下载APP注册用户,就可以在自家开始进行调整。
通过APP可以调整助听器的音量大小,总共有11阶音量调整。
接下来可以调整声音平衡,调至自己听得最舒服的声量。

如果老人家戴得不舒服,不会自己调整,孩子在外不在家的情况,他们可以通过APP让专业人士直接在线上帮他们进行调整,还可以选择要用信息的方式或通话方式马上进行调整哦!
线上服务很快,他们会马上回应你的问题帮你解决。
专人服务态度也很好,他们会很有耐心和友善的帮助你,让你舒服得寻求帮助进行调整,直到听得舒服、清晰。

Mimitakara贴心的方案是要使每一位失聪人士重新接触有声音的世界。